最有效的“養生”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
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,影響健康因素中,生物學因素占15%、環境影響占17%、行為和生活方式占60%、醫療服務僅占8%。因此,最簡單最有效的養生方法,就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。專家指出,我國有近3億人確診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,其中六成與生活方式有關,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刻不容緩。
那么養成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更加健康長壽?本報在此整理了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識,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讀者。
1、避免暴飲暴食
對以長壽著稱的人群進行的研究發現,低熱量攝入、延長壽命和降低患病幾率之間存在聯系。熱量攝入限制有助于減少多余的體重和腹部脂肪增加,這兩者都與壽命長短有關。
2、積極運動
體育鍛煉可以保持健康,延長壽命,每天只需15分鐘的鍛煉就能獲益。相關研究發現,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延長壽命,每周運動超過150分鐘是最好的,少量運動對身體也有幫助。
3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
睡眠對于調節細胞功能和幫助身體康復至關重要。相關研究報告稱,長壽可能與有規律的睡眠模式有關,比如每天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。
睡眠時間長短對健康也有影響,睡得太少和太多都是有害的。每晚7-8小時的睡眠習慣有助于更加長壽。
4、健康的植物性飲食
多吃水果、蔬菜、堅果、全谷物和豆類,可以降低疾病風險并促進長壽。許多研究表明,植物性飲食早亡的風險較低,并且可以降低癌癥、代謝綜合征、心臟病、抑郁癥和大腦退化的風險??傮w來講,植物性飲食有益于健康和長壽。
5、避免壓力和焦慮
焦慮和壓力會大大縮短壽命。據報道,遭受壓力或焦慮的女性死于心臟病、中風或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兩倍。焦慮或壓力大的男性過早死亡的風險高出三倍。
想辦法減輕自己的焦慮和壓力可以延長壽命,笑和樂觀是解決問題的兩個關鍵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