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平:持續做實社會保障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會和諧之本。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1686元增長到2987元,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從82元增長到179元,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,參保率穩定在99.99%以上……這張亮麗的民生成績單折射出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巨大發展進步,一個更公平、更可靠、更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,正托舉著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,也是中國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的鮮明例證。
“民者,國之本也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,把增進人民福祉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我國社會保障工作有力發展,不僅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,為經濟平穩運行、社會和諧穩定也提供了有力支撐。比如,面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,我國統籌用好社會保障、財政扶持等各方面政策,及時出臺“精準滴灌”措施,截至7月,我國今年合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已超3萬億元,新增減稅降費5074億元。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,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、安危冷暖放在心上。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。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、建設、改革,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。當前,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樣化、多層次、多方面。伴隨著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扎實推進,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也將會更加堅實,社會保障體系也會愈加健全,老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將會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
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。當前,我國已經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,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。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把發展的蛋糕越做越大,不斷織牢織密社會保障網,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,持續凝聚干部群眾奮進新時代奮斗新征程的強大合力。
“大國之大,也有大國之重。千頭萬緒的事,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。”黨員干部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,緊扣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盼,聚焦群眾關心的就業、收入、醫療、社保、生態、住房、出行、社會治安等重點領域問題,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,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。(秦平)